光启讲坛第四讲——《红楼梦》:从通读到读通

发布者:戴逸凡发布时间:2023-01-14浏览次数:148


 什么是通读?为什么要通读?如何读通《红楼梦》?2023年1月12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詹丹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红楼梦〉:从通读到读通》,全体师生云端相聚。

 詹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及语文研究院负责人,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会副会长。著有《<红楼梦>通识》、《重读红楼梦》、《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等作品。

 詹教授从自身对《红楼梦》的通读事例讲起,解释了“通”与“读”的概念,并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通读《红楼梦》的方法。詹教授以对林黛玉人物的理解为例,将片段式和全景式的阅读对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对比,认为通读会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立体化。

 詹教授分别从一组关键概念、二条线索、三个空间、四季叙事、五层人物等五个层面详细分析了通读《红楼梦》的五个要点,提出把握整体的结构性框架。詹教授通过一系列分析,谈到《红楼梦》主要围绕“真(甄)与假(贾)”的问题,并分析了《红楼梦》诞生的文化背景。《红楼梦》围绕情感毁灭和家族衰败两条线索,穿插神秘世界、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三个空间使事物有了多面性,叙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事件,而文中人物按情感与礼仪的排列规律使故事更加丰富化。最后,詹教授谈到读通《红楼梦》,要把握住人物个性之通、情节逻辑之通、情节关联之通,并结合文中的诗词和故事情节举例分析。

 詹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通过丰富的例子分析了通读和读通《红楼梦》的要点,显示出高超的学术修养,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反响。互动环节,詹教授解答精到,云端气氛热烈。


 学生感言

 詹丹教授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他通过精彩绝伦地解说,让我体会到了: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的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 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说过: “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 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 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高一(1)班袁左宜

 腹有诗才的林黛玉,追求个性的贾宝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今天,我有幸聆听詹教授带来的有关《红楼梦》讲座。詹教授作为研究红学的专家,以极为精简的框架结构,梳理该小说中的人物、线索,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信手拈来,带同学们共同步入亦真亦幻的红学世界。随着讲解的深入,我挖掘出了平常阅读时没有关注的细节:作者为何这样设计情节?作者如何使情节一波三折?解决了《红楼梦》“通读,却无法读通”的老大难问题。最后詹教授讲解了几道题目,提升同学们的应试能力。2023年的第一场“光启讲坛”,内容非常充实,意义非凡!

           ——高一(1)班吴云天

 昨天我知道了詹教授要进行《红楼梦》专题讲座,心里很欣喜。今天听了讲座后,果真不负期待。《红楼梦》是耳熟能详的作品,称为千古奇书也不为过。本人读《红楼梦》,连通读都算不上,就更别提读通了。詹教授的讲座,以寥寥几语,便把我带进了红楼的世界,观望这太虚幻境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曹雪芹笔下精妙的细节或许用十年也讲不完,但詹教授的讲座提供了一些极佳的“切入空间”。随着评析的深入,我见识到了曹雪芹大师般的功力,难怪他能在300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大胆描写流动的性别认知和前卫的女性意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对于现实生活的映照是无处不在的,其中人物脱离了传统小说的线性成长,以活生生的人的姿态站在读者的面前。《红楼梦》能显出我们民族根性的部分,一个了解《红楼梦》的中国人,毫无疑问也是一个自信的中国人。不多讲了,去慢炖红楼了。

  ——高一(2)班龚佳俊

 《红楼梦》是我们课本里的推荐名著,虽然很多同学们按要求对它进行了一个整体的阅读,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其中的韵味。而这次詹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拉开了这座通往“红学”的大门。

 詹教授的讲座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这正是令我们受益无穷的一点: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詹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了《红楼梦》中的一些细节,让我们直接感受到这本传世经典的魅力。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我们自己对于《红楼梦》的看法,还能引起我们去主动探索、发现、品味《红楼梦》中的韵味。我觉得这正是这场讲座的精妙之处。

             ——高一(2)班 王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