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与学,繁花盛开正当时——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数字化转型项目专项应用研究展示活动在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举行

发布者:网站助理员发布时间:2024-04-05浏览次数:10

 2024328日下午,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项目——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专项应用研究展示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举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院长王洋,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鹰,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邹雪峰、小学教研室主任戴缪勇,上海市体育教研员王立新,上海市体育骨干班班主任施利娟,“三个助手”平台负责人郭永进、项目组专家周洁,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冯敏、顾永明,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义教科徐晶,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小燕,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校长田青、副校长任敏菁,中国女足前队长浦玮,以及区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线上线下近200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承办。

活动由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小学体育教研员朱晓玲主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体育教师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数智化教学的蓬勃发展,积极探索智慧体育的实践与应用,以期构建高效、智能的体育教学体系,为培养新时代的体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引领学校体育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聚焦数字化探索新课堂

活动伊始,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教师陈戈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三年级手球课堂展示。她巧妙创设“招募手球队员”的趣味情境,将“学练赛评”完美融合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射门技巧。课堂上,手环、光电球、AI体锻屏等数字化技术大放异彩,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光电球的巧妙设计尤为亮眼,它不仅即时、有效、准确地评价射门技能,更在运球、射门活动中充当随机信号,为课堂增添无限趣味。体能环节,光电球更是激趣增效,让体育课堂焕发勃勃生机。陈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教学的魅力,印证了智慧体育的无限可能。学生眼中闪烁的热爱、脸上洋溢的自信与坚毅,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冯敏对本堂课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本节课紧扣教学重难点,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达成预定学习目标,彰显了信息科技的赋能作用。陈戈老师巧借光电球、电子屏和运动手环等先进设备,结合守门员实战情境,设置多角度分值,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射门技巧。在体能训练中,教师兼顾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通过游戏化比赛形式,提升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耐力。电子屏与运动手环的实时反馈,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清晰的教学观察与评价依据,更助力教师精准掌握学生运动状态,优化教学安排,真正实现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

数字助推下模拟教与学

长宁区和浦东新区分别以“新兵入伍体能营,数字融合国防情”和“科技助力大单元,体能铸就小健将”为主题,进行了数字赋能下体能模拟教学的展示。

主题一新兵入伍体能营,数字融合国防情

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作为数字化转型实验校,体育教研组积极探索体能课堂的新研究。他们基于新课程标准,选择协调性、灵敏性与心肺耐力等素质,借助光电球等数字化设备,实施有趣而实效的体能练习。学校通过体能活动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展现小小士兵精神风貌,将体育、德育、国防教育融合呈现。

顾永明指出,长宁团队的模拟教学,不仅彰显了教师风采,更透露出军人的刚毅气质。体能环节设计精巧,情境与主题相融,既营造了浓厚的锻炼氛围,又巧妙融入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光电球的运用,科学记录了体能数据,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课标指导下,团队实现了“学练赛评”的有效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肺耐力、灵敏度和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展现了现代教学的卓越成效。

主题二科技助力大单元,体能铸就小健将

浦东团队立足真实的比赛情境,结合专项的基本问题和核心任务,对小学篮球大单元中的体能活动进行了“创新”设计,融合数字力量,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与运动负荷监测相结合进行可视化教学,赋予了篮球大单元教学真正的价值,让体能在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中健康生长。

施利娟指出,浦东新区团队的篮球体能模拟教学,以数字技术为纽带,线上线下相融合,构建智能学习空间。展示中,知识内在联系紧密,教学形态多样,拓宽了学习边界。六大类篮球专项体能练习与游戏,打造人人参与、时时可动的智慧学习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浦东新区团队的篮球体能展示,让大家看到了运动手环正在成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设计并调整学生运动负荷的“金钥匙”,从而使学生运动负荷的调整从经验走向科学。

研数字之能展体育之美

张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教学变革风起云涌,数字教学正成为赋能教育的重要力量。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引领和指导下,杨浦教育积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伟大实践,大力推动以“智脑、智学、智联、智治”为核心的“四智行动”,致力于将创智教育的核心理念落到实处。杨浦教育聚焦新型教育设施建设,构建教育大脑,夯实数据基础;聚焦资源建设,打造信息化标杆校,引领校园数字化教学转型;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以平台为支撑,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聚焦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今天的小学体育数字化转型展示,正是杨浦在体育教学领域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生动实践,旨在实现学生体育素养与数字素养的共同提升。

融信息科技助学生发展

郑小燕以“推进教学数字化的转型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作为试点校,学校通过设立二十余个体育社团,让学生体验多元体育乐趣,探寻健康生活的无限可能。学校致力于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课程引领,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学校紧扣“引力”“聚力”和“动力”三大关键词,聚焦提质增效,不断探索前行。郑小燕的分享展现了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前瞻思考和积极作为,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教与学转变情境中演绎

在上海市教委“三个助手”项目的引领下,杨浦区十位体育教师代表共同呈现了一场主题为“数字赋能下,教与学的‘繁花’效应”的情景剧。该剧以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教师吴俊与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教师法伟明的学习交流为背景,通过上海市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教师施琴的主持,生动演绎了“备课助手”与“教学助手”的内涵、应用及其效果。

第一幕聚焦“备课助手”,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王忠介绍了学校数字化设备,上海市杨浦区怀德路第一小学马燕红和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袁玉婷则展示了如何在“三个助手”平台上查找和下载备课资源,马燕红还结合自身国培经历,分享了“备课助手”的显著成效。

第二幕转向“教学助手”,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王思范、上海市杨浦区回民小学张丽群、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王之展和陈戈等几位教师,结合手球课堂,详细阐述了光电球、运动手环和希沃大屏等教学助手的运用,并分享了杨浦区在“三个助手”项目推动下的探索成果。

整个情景剧生动展现了数字化如何赋能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数字教育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

王立新对“数字赋能下,教与学的‘繁花’效应”情景剧给予高度评价。杨浦团队通过生动展示备课助手、教学助手及作业辅导助手的运用,充分展现了数字变革在教育教学中的繁花盛景。他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转型教学两年来的收获与难点,特别是在备课助手的实施中,已着手推进篮球大单元,并计划进一步拓展至足球、排球等项目,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然而,体育学科的户外活动特性使得常态化运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成为一大挑战。王立新强调,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助手功能,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变革的融合,方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数字赋能教育的美好愿景。

探智慧体育促教育发展

王洋指出,通过现场观摩,深刻感受到体育学科在全市中小学数字教学中的实际推进情况。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推进绝非易事,它集结了技术、教学、教研、行政等多方力量,方能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数字应用日新月异,教育更需依靠教研团队的智慧和努力,推动市、区、校三级基座的贯通,以及市级平台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字AI、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变革,让美好憧憬成为现实,并有力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学校能够以健康教育为引领,充分利用教学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健康、阳光、自信的少年,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