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师”迈向“民师” 上师大基教集团首期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研修班开班

发布者:网站助理员发布时间:2023-03-27浏览次数:16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各附属学校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学,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帮助各附属学校骨干教师了解和熟悉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受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委托,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开设了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研修班”。

 325日,首期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举行。

据悉,此次研修班共41名学员,来自长三角的30所上师大附属学校。学员们将于20233月至9月开展为期半年的研修课程。期间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授课与分组指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等多样化的研修方式,旨在帮助教师们聚焦教育科研成果凝练,掌握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技巧与策略。

当天上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徐勇作开班致辞。徐勇表示,为了确保研修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研修班配备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施行双导师制,由上海师范大学各相关学科教育的教授及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专业期刊编辑共同指导。依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组,使得导师能够对学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期刊选题标准,精心打磨科研论文,助力教师论文发表。

会议由《上海教育》杂志执行主编计琳主持,她介绍了此次研究班的项目介绍及任务分工。计琳希望,教师能通过为期近半年的研究,在专家指导、同侪互助和自身进取中,打开视野,汲取智慧,将教学经历提炼成经验,将经验升华为更优质的教研,为专业发展个个人成长标明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博士、研究员王健作首场专家报告——《科研促变 走向卓越》。在他看来,名师素养包含了为国育才的立意、终身从教的诚意、精心育能的创意三个维度。教师先从“让自己明白、让学生明白”的明师,逐步成长为“有所反思、有所倡言”的鸣师,“区域标杆、卓越领导”的名师,最后成为“载于史册、功于人民”的民师(人民教师)。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之一在于,普通教师把教学看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从目标、计划、实施到检查,按主观意志行事。优秀教师把教学作为境界,作为对自己人格魅力与教学智慧的挑战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王健认为,当前教师教育创新的核心之一是从“教教师”到关注如何激发专业发展动机、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在如何做真实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上,王健指出,选题设计上要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对象意识、范围意识和方法意识。解答了行动研究法、问卷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的操作步骤。最后,王健以“没有云的天空依然是天空;没有天空的云肯定不是云”作结尾,鼓励教师,勤于耕耘;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

       下午,研修班教师分成学前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等6组与《上海教育》《现代教学》《上海托幼》杂志的班主任和日常带教教师交流,就今后线上线下研修安排作了深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