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科学副校长项目推进座谈会暨宝山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际交流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郭长江、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挂职副处长冯朝君、基础教育处附属学校管理科挂职科长姚巧琴、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郎万中及其团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校长贺亚丽、副校长马玮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经纬实验学校校长郭丽芳、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潜溪学校校长徐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葛祎蕊,以及各学校相关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冯朝君主持。
此次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及《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旨在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科学副校长”项目,充分发挥上海师范大学在赋能附属学校科学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校际交流机制,加强宝山区各附属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上海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宝山区各附属学校的高效渗透和深度融合,从而整体提升区域的教育水平和办学品质。
参观校园

在贺亚丽、马玮莹的陪同下,郭长江一行实地参观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校园。从馆藏丰富的图书馆、设施先进的报告厅,到整洁明亮的教学楼、恢宏大气的运动场,与会嘉宾对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与优美的育人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交流会谈

座谈会上,郭长江详细解读了《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高校专家型科学副校长“1+H+N”项目方案》。他强调,该项目是依托上海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系统性探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高校与附属学校的协同育人,为中小学生科创素养的培育注入深厚的“高校智慧”与前沿动能。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科学副校长”项目的领衔专家,郎万中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方向与项目实施计划。他指出,中学科学教育应注重与前沿科技接轨,强化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有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未来,他和他的团队将从“专家讲座进校园”“校本课程研发”“科技节活动策划”“大学实验室开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多个维度,为宝山区内上海师大各附属学校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激发科学教育的新活力。

贺亚丽代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对与会领导、兄弟学校校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上海师大基教处长期以来的指导与支持致以衷心感谢。她围绕学校“学术型高中”的建设目标,系统介绍了已开展的创新举措与阶段性成果,并对“科学副校长”项目寄予厚望,期待该项目在引领科学教育方向、推动高校资源向小学和初中学段下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机制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在随后举行的校际交流会上,郭丽芳、徐燕、葛祎蕊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需求。在热烈的讨论环节中,各位校长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如何加强区域集团校之间的紧密协作,一致认为应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构建良性教育生态,携手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结发言
最后,郭长江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与丰硕成果,并希望郎万中教授及其团队,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通过专家讲座、校本课程研发、科技节活动、实验室参访等多种形式,将最前沿的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融入中学教育,真正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校的科学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同时,他希望各附属学校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打破校际壁垒,真正形成“集团作战”的合力,勇于创新,扎实实践,共同将宝山区的科学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打造成区域内的示范样本,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