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创守护失能老人——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实验学校顾宸泽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0

在老龄化走高的上海,许多家庭正面临着失能老人照护的难题,家人或者护理人员常常需要深夜频繁起身检查老人的纸尿裤。如何避免因不及时更换纸尿裤而引发的健康风险?这个困扰着许多家庭的艰辛日常,被一位热爱科创的初中生看在了眼里,并决心用他的智慧去改变。

他就是目前就读于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实验学校的初三学生顾宸泽,发明创造了“特殊人群排尿与健康提醒监测装置”,荣获了崇明区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一等奖、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活动二等奖、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从好奇到专注,一枚电烙铁点燃的科创之火


顾宸泽从小就对科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年级时,顾宸泽在B站上发现了新天地——科创电子类视频。那些闪烁的电路板和元器件,在他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两年后,学校科创老师肖磊推荐他参加一个电子制作比赛。“第一次在肖老师指导下拿起电烙铁焊接元件,终于能亲手制作视频里的东西,我完全着迷了。”顾宸泽回忆道。从此,放学后空荡的教室里多了一个专注的身影,他常常训练到天黑,想要把这一块小小的电烙铁研究透。虽然首次参赛没有获奖,却为他打开了走进科创世界的大门。

图|顾宸泽在2022年的第一个获奖作品,多功能雷达测距坐姿提醒一体组合书夹

随后,顾宸泽对电子设计、单片机应用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学校科创老师的鼓励下,自学电路设计、制图、打板。从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多功能雷达测距坐姿提醒一体组合书夹”,到解决疫情期间物资安全问题的“智能消杀快递柜”,再到生活中为妈妈制作的“防钥匙丢失报警器”等,他的创意层出不穷。截至目前,他的科创作品已揽获全国级奖项5个,市级或长三角奖项15个,区级11个。

 “他是我教过的学生里,对科创‘眼里有光’的孩子。”科创指导老师肖磊如此评价顾宸泽,“别人可能满足于完成基础操作,他却总会主动追问‘为什么这么接电路’‘能不能换种方式’。这种宝贵的主动探索意识,和他面对失败不气馁的韧性,是他能走得更远的原因。”

源于亲情困局的发明,让照护更有尊严


排尿与健康监测及智能提醒装置采用传感器技术和无线传播技术,通过将传感器放入纸尿裤,实时监测尿不湿内部的湿度变化,系统会发出警报声和电子屏提示,同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通知家人或护理人员。

说起为什么要发明创造这个装置,顾宸泽告诉记者,在家中,外公就曾因老年痴呆长期卧床,自己亲眼目睹家人护理的艰辛,尤其是频繁检查纸尿裤的辛苦与尴尬,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做一个智能监测装置,让护理更及时,提高瘫痪老人的生存质量,维护他们的生命尊严?

说干就干,顾宸泽上网查询了大量资料,发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感器难题。“网上资料很少,我想到用过的雨滴传感器,但它的感应部分集成在电路板上,直接使用会让老人不适。”经过反复试验,他巧妙改良,使传感器可以很方便的放进纸尿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的不适感。更大的难题是如何通过编程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更换尿不湿。科创老师肖磊鼓励他从已有知识找突破口,在经过多次查找资料和反复试验后,最终他发现了“巴法云”物联网平台,成功实现了消息推送。

 “测试到半夜是常事,妈妈总是陪着我,我不耐烦时她就鼓励我。”顾宸泽分享道,“当我看到自己发明的装置成功将提醒发送到家人手机时,所有的疲惫都化成了继续科创的动力。”


校园科创沃土,让每个想法都有生根发芽的机会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科创教育如同一片沃土。校长陈丽萍告诉记者,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及活动,比如:AI机器狗、Arduino硬件、Python编程、机器人大赛等,培养学生们的科创思维与科创能力。其中,学校的特色科创活动“东滩航海王”深受学生的喜爱,这项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船模,进行竞速比赛。

 “只能用泡沫塑料、塑料瓶等废品和指定电机制作,这就逼着我们想尽办法优化形状和控制方法,努力提高船模的速度。”顾宸泽介绍说,“这项活动让全校师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对于科创爱好者们,学校还特别开设了“特需微课”,通过选拔优秀科创爱好者,根据他们的个人特长和发展需求进行重点培养,提供个性化指导。“特需微课”的学习经历对于顾宸泽来说,收获颇丰。  “遇到问题时,我会第一时间求教‘特需微课”的老师,老师们通常不会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和我认真讨论、耐心地启发我,引导我思考,进行试验从而得出结论。”顾宸泽分享道。

目前,爱好科创的顾宸泽已将目光投向更前沿的领域,在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训练营后,他开始尝试新项目——“基于MediaPipe的人体姿态识别老人摔倒报警装置”,他期待自己的这项新研究或许能为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