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举行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27浏览次数:10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2025925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汇聚了多方关怀与智慧。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郭长江、挂职副处长冯朝君、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科学副校长贾能勤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包括:黄楚森教授、王秀英高级实验师、陈阳博士),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方娟、吴濛老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科创中学校长赵玉梅赴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共同为学校科创教育的发展把舵赋能。

        专家们依次参观了趣味数智宫、搭建教室与科创长廊等特色区域。来访嘉宾对学生创意作品、探究性模型和项目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时驻足交流探讨,并对学校在科创空间建设上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参观结束后,专家们移步巧智图书馆,就科创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构建与未来规划等议题展开了深度座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校长杨丽莉首先作主题为《科创点亮童心 智慧赋能未来》的开场汇报,她表示,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科创,点亮心中的光”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活动+空间”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致力于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课程上,开发了FCTS思维、Kapla搭建、七巧家长课堂等特色课程;活动上,打造了科技节、高校合作项目等品牌,学生已在多项竞赛中崭露头角;空间上,营造了沉浸式的智慧学习环境,让校园本身成为一座可以自由探索的“七巧趣城”,使科创氛围随处可见、可感、可参与。

面对科学专业师资不足这一现实课题,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积极通过“借智聚力”寻求突破。杨丽莉表示,科学副校长贾能勤教授及专家团队的适时加入,是关键一步。她期待借此契机,重点实现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与资源整合三方面的提升,有效连接大学、小学与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协同共育的科创教育生态。展望前路,这所崭新的学校将始终锚定培养“七巧少年”的育人目标,努力打造一所有温度、有创意、有未来的科创小学。

随后,郭长江、方娟共同为贾能勤教授团队颁发聘书。

贾能勤代表团队发言,他表示,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玩中学、学中玩”的校园文化,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此次合作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具体实践。未来,团队计划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推动大学生、研究生进校,共同绘制科技教育新画卷。同时,学校可以充分联动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研究资源与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汇聚优质动能,注入校园日常,共同探索适合小学生的科创教育新模式,着力打造“未来之光”品牌,让科技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郭长江在讲话中表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积极响应教育部“科技强国”号召,汇聚了一批一流的教授、博导团队,并推动他们以“科学副校长”等身份深入附属学校一线,将前沿的科学思想、研究方法与课程资源带入中小学课堂,为基础教育的科创实践提供坚实支撑。贾能勤教授团队与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的合作,体现了“教授引领、核心执行、多样资源共享”的“1+H+N”合作模式。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将持续输出专家与高校资源,定期组织“对话活动”,通过团队参与学校科技节、大学生沉浸式实习、与临港科创企业共建签约等多种形式,强化产学研结合,助力学校打造特色“七巧课程”与科创教育共同体。

方娟在总结致辞中,首先对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在短时间内营造出的浓厚科创氛围表示赞赏,并对上海师范大学一直以来的专业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是由浦东新区教育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师范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的重要成果,既依托上海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契合临港“科创之城”的发展定位,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方娟表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继续支持学校对接区域企业资源,推动学校深度融入临港科创城建设进程。

       此次交流活动圆满落幕,标志着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科创教育新篇章的开启。展望未来,依托上海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学术引领、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平台支撑以及三方联动的协同机制,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将不断深化科创教育内涵,积极探索融合课程、项目化学习与校企协同的新范式。期待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滋养下,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能真正成为临港这片科创热土上孕育创新种子的沃土,让科创教育不仅点亮孩子的童年,更照亮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