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上海文化解码——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英语课后拓展课程纪实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6-27浏览次数:10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吕晓红教授以及授课团队张丁旖顾思秋杨佳霓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开设了11节的数智赋能英语项目化课程,带领同学们联系上海实际和自身生活经历,成为“上海旅游推广大使”。

活动共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海派融汇匠心:跨文化创工坊》,《申城文化剪影:非遗对话世界》和《城市切片印象:我眼中的上海》,通过建立“教师+学生+大模型”课堂新模式,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和实践,做到乐学善学,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提升思维品质和对数智技能的思辨能力,培养跨学科素养,进一步加强英语综合素养与文化意识的建构。


海派融汇匠心

跨文化创工坊

第一课时,同学们通过哪吒主题的“击鼓传花”游戏,传递附中吉祥物“小博狮”并回答“哪吒”形象(人工智能生成)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介绍并互相了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友谊,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认识。


第二、三课时,同学们通过观看外国游客开启旅程的vlog(视频游记),了解项目背景:240小时免签政策的推送下,“中国游”成为热门话题;而作为许多国外游客会选择的第一站,上海,是大家开启学习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大门。作为上海的学生,同学们学习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策划文化交流活动,并通过尝试回答Young Shelton人工智能生成)对于游览上海的一些疑问,积累了指路的相关句型与词汇,开展第一次小组合作,探讨活动意义与聚焦主题,确定活动时间,学习使用豆包AI设计海报宣传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通过不断优化指令、批判性思考,做成富有创意的海报设计

在第四、五课时,通过汇总、分析与优化,小组同学选定创新性和可行性更高的活动,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文化交流活动项目计划,最后录制音频,向来客介绍项目计划。让我们来看看丰富多彩的项目计划吧,扫描封面海报二维码可收听介绍音频哦!


文化交流策划案

申城文化剪影

非遗对话世界

第一课时,同学们踏上了一场中外文化礼仪探索之旅,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如:观看视频、图片找不同、角色扮演、模拟回复问答帖等,深入学习中外在打招呼、餐桌礼仪以及个人空间方面的差异。此外,同学们还AI展开对话,了解其他方面的中外文化差异,如称呼、手势、支付方式等。

最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精心制作出了一份实用的文化礼仪小贴士,不仅涵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要点,还巧妙地融入了同学们的创意与独特见解,展现出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同学们的智慧结晶吧!

文化小贴士

第二课时,同学们通过多模态的教学素材,深入探索了熊猫、蛇、梅花等剪纸图案所蕴含的深厚寓意,学习了如何用英语描述剪纸的制作过程以及剪纸和书法工具的英文表达;此外,通过拼图阅读的形式,同学们还领略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书体的独特魅力与艺术特点

最后,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特长,分工协作,合力制作出了一份具有非遗特色的礼物——精美的相框或别致的扇子。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融入了他们的巧思。

城市切片印象

我眼中的上海

在第一课时中,同学们通过阅读一则上海文化交流活动学生志愿者招募通知,在了解活动内容、报名形式和视频展示要求和福利后,每一组同学填写了一份报名表,设计了各具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宣言,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工,最后大家学习了运镜技巧和镜头景别为拍摄做好准备。

小组介绍

第二课时,同学们首先针对错误较多的语法现象进行复习后,学习了英语视频台词的写作,通过观看了一个重庆宣传视频,同学们从内容结构文风特点具体用词等角度对视频进行了分析,针对小组视频主题学习相关词组表达和主题意义,随后迁移这些知识,为小组视频列出框架,根据分工表,撰写台词。

最后,每个小组利用平板进行分散录音剪辑任务,通过小组同学一起的努力,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合力完成了“Shanghai in My Eyes(我眼中的上海)视频展示,具有独到的见解很强的吸引力创新能力

课程总结

颁奖仪式

通过本次拓展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更好地辅助英语学科的学习,在项目化的进程中,不断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学习自信思辨能力等思维品质,从用英语讲好“上海”故事视角,重新领略上海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经过多元多方全过程自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英语语言学习者。以下是本次课程的获奖同学名单:

班级领航mvp:王若鸥、徐熙雯、严逸逍

非遗传承小匠人:何佳珂、费译、刘书行、王若鸥

上海代言人:白雪颖、黄玥涵、刘万郡

沪上足迹探索者:杨西瑞、朱子琪、庞安雅、严逸逍

文化小卫士:董许多、顾思祺、杨皓宸、朱贝瑜

数智达人:李澄舒、贾智杰、周子涵、徐熙雯

最佳策划师:谈雨晨、王雪珺、沙星成、朱学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