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外国语中学举办特色创建系列活动

发布者:戴逸凡发布时间:2022-07-11浏览次数:262

 当前,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育人目标深度融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对自身的特色内涵进行了校本化的解读:新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从文明互鉴视角,理解和把握西方文明精髓,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鲜明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完满人格的培育,培养具有“中华精神、世界眼光、人文情怀”的中华时代新人。

 为有效助力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高中创建,上海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搭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美育平台,自主开发了“世界文化类”课程群,着力培养当代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世界眼光、艺术和文学素养。本学期,附属外国语中学着力打造学校的品牌活动,举行了两场线上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活动一 笔绘艺术梦想  致敬抗疫英雄

 3月以来,全市中小学生都抱着积极的态度,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上海、致敬抗疫先锋、守望光明未来。艺术无定式,创意无止境。去年,附属外国语中学以“七彩画笔架起友谊路,世界文化渗透国际情”举办中法青少年绘画互学互鉴交流活动。今年,学校继续强化致优校园工作坊活动的品牌效应,以“笔绘艺术梦想  致敬抗疫英雄”为主题开展线上专场活动。

 法国青年艺术家Jean Baptiste老师为学生们云端授课,Jean Baptiste老师首先用流利的英语给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对活动的流程和操作进行了解读。接着,学生们运用西班牙立体画派创始人毕加索的绘画手法,结合当下抗疫与生活热点,通过既环保又创意的方式,用艺术语言与创作作品,表现居家的现状与支持抗疫的决心。老师们融合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结合了当下抗疫与生活热点为学生们云端授课。在抗疫沉重的话题下,学生们通过既环保又创意的方式,用艺术语言与创作作品,表现居家的现状与支持抗疫的决心;以夸张、略带幽默的方式向英雄们致敬,感谢为抗疫默默奉献的每一位普通人,因为有你们今天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明天无疫、安稳的生活。

 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赛国际板块——致优绘画作品活动的举办为学校搭建了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同时引入更多艺术教育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今年学校的工作坊作品也将参与国际评审,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绘画作品受到评审教师的一致好评。主办方将从工作坊作品中,挑选3幅作品入围评审。中外评审嘉宾将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获奖的作品获得相应获奖证书,并有机会参与下半年的展览展出,在感悟艺术、践行创新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舞台。


活动二  品鉴文学经典  培育人文素养

 “厚植家国情怀,深耕文化理解”作为特色的课程体系(H-I课程群)的设计理念,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世界文化主题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助力选修课程提升品质。为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振武教授为附属外国语中学开展了主题为“美国文学阅读的另一视角”的线上专题讲座。

 朱振武教授如数家珍式地向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学生讲解了世界读者熟稔的九位美国作家的代表作,包括爱伦·坡《被用光的人》,马克·吐温《火车上的食人族》,欧·亨利的《廿载之后》,安德森的《小城畸人》,福克纳《熊》,海明威《杀手》、《午后之死》,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丹·布朗的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如《数字城堡》、《达•芬奇密码》等,穿插了九位作家相关理论或文学作品推介,伴有朱教授与丹·布朗的一次短暂的现实接触经历,不仅内容充实,而且生动有趣,背后更是体现着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朱振武教授在介绍这些作品内容的同时,分析了作品中的现实问题及当下启示。爱伦·坡《被用光的人》中对日益被机械化的人担忧,马克·吐温《火车上的食人族》中个人对社会的不满以及担心被吞噬的焦虑,欧·亨利的《廿载之后》中诚信与守诺的冲突等,都是美国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更是体现了作家们对当下和未来强烈的关怀。对当下的启示有:文学还是要关怀当下;作家还是要尊重读者;小说还是要尊重传统;文学还是要有文化品格等。


 朱振武教授的讲座告诉大家,深入阅读美国文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美国社会现实,而不是盲听盲信,在盲目崇拜别人的同时迷失自我;了解美国现实,就会从中吸取教训,更好地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他还强调了经典文学对个体精神成长、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呼吁同学们阅读经典。

 互动交流环节中,朱振武教授真诚而精彩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包括对“经典”概念的再理解,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问题等。同学们表示深受启发,感触很深,也产生了更多的关于文学的问题和感想。学校在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深度挖掘教育资源,通过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引领学生自主品鉴文学经典,促进学生的感性激发,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历经多年的精心打造与沉淀。学校的国际理解课程体系坚持将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在三个年级中分三个阶段次依次展开,形成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增强文化理解、在参加活动中时陶冶人文情怀的“阶梯式”课程体系。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将在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特色创建之路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