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纳米世界之窗,点燃科学探究之火 ——“海上名师大讲堂”走进师大附属宝山实验学校

发布者:戴逸凡发布时间:2022-05-11浏览次数:251

5月6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系主任、物理化学学科硕士点带头人、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贾能勤教授前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为初中部师生们开设了一场题为《纳米科技与人类生活》的讲座。

 讲座伊始,为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贾能勤教授列举了“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徽墨光泽佳”、“壁虎飞檐走壁”等三个自然界中的“纳米现象”,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索神奇的纳米世界。贾教授指出:这三个现象的共性在于这些物体都具有纳米级周期性的凹凸结构,吸附性强且具备自清洁效果,能够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随后,贾教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从“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两个角度,阐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热学、磁学、力学性质,而人类正是以自然现象为灵感,并利用这样的特性,开发出了多样的实用材料。

在第二部分中,贾能勤教授对“纳米科技”这一名词术语进行了专业的讲解。“纳米科技”是指专门研究1-100纳米之间原子、分子物质层次结构、组成和特殊性能的科技,其最高境界是直接操纵原子、分子来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器件。为了使学生们更深入地感知人类对于“纳米科技”的探索过程,贾教授依次从“探索纳米世界的开端”、“科学仪器和观察技术的进步”、“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三个角度进行深度阐释,并明确:“纳米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由幻想到现实,逐步推进的过程。

  1. 贾能勤教授列举了“纳米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在不断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利用其自清洁效果,陆续研制出了“防雾眼镜”、“纳米仿生材料”、“仿生壁虎脚”、“DNA纳米机器人”、“纳米口罩”等发明。同时,“纳米科技”在冰层上的使用,也使得其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这些发明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极大程度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在讲座的最后,贾能勤教授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预言作结,揭示了“纳米科技”之于今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并勉励在座学生好好学习,争取为科学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上海师大附属宝山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表示这是一场有意义的讲座,贾教授给他们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纳米技术”以及它在我们身边的应用与它的常见性,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连今年的冬奥赛场上也出现了它的身影,为我们的国家争了光。纳米技术是几代科学家的心血结晶,希望它可以在未来更多地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