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师大讲堂邀请詹丹教授为附属学校作《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五要点》讲座

发布者:戴逸凡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363

5月2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会副会长詹丹为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师生开设了一场题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五要点》的讲座。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五月份“海上名师云端大讲堂”的首场讲座,是疫情期间,上海师范大学基教处为集团附属学校配送的精神大餐。

詹丹教授指出,阅读《红楼梦》要关注一组概念:“大旨谈情”和“礼仪文化的危机”开始,提及《红楼梦》是对人际交往中“情”与“礼”关系的思考。

阅读《红楼梦》要把握“二条线索”:情感毁灭——开头(18回)、发展(42回)、默契(69回)、毁灭(70回以后)和家族衰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阅读《红楼梦》要关注三个空间:大荒山与太虚幻境的神秘世界、大观园外面的男人化世界、大观园的女儿世界(包括贾宝玉)。

阅读《红楼梦》要关注“四季叙事”。詹丹教授对大致时间框架进行了划分:他认为第18——53回(35回)、第53-69回(17回)、第70——80回(11回)均写了一年的事情。与之前的文字相比,节奏放缓,需要师生们关注这些回目叙事中与季节、节日等的联系,这样阅读起来会比较省心。随后,他以最长一年为例,用表格列举表现了小说回目、季节、节日和事件的关联,详实生动。

 阅读《红楼梦》要关注五层人物。阅读时需要从正册、副册、又副、三副、四副把握人物,思考人物层次划分的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詹丹用关系图来表现和黛玉相似的几个女子和贾宝玉关系的亲疏,从而帮助师生思考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他通过中心辐射图,表达围绕贾宝玉身边的四个女子: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分别代表中国诗、礼、道、禅四种文化,这样的解读令师生们叹服。另外,詹丹以黛玉、宝钗、刘姥姥的人物理解为例,总结了对《红楼梦》人物形象把握应遵循的五方面:全面理解、发展理解、从人物关系理解、从具体语境理解、从主旨从本质来理解,不能以偏概全。

 詹丹教授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要立足三体即具体、整体、主体,作为他讲座的总结。讲座结束后,詹丹和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为师生解惑。

詹丹教授的讲座,精辟生动、深入浅出,有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有文本的细读,使师生们听后有醍醐灌顶之感,获益匪浅。他的讲座为师生记忆长篇小说提供一个途径。他非常谦逊,我们看到、听到的是他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深入、细致研究后的倾情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