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UGS联合实践研究报告会暨名师基地课题研讨顺利举办

发布者:网站助理员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0

20254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召开了2024 年度 UGS 联合实践研究报告会暨名师基地课题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郭长江、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东研究员、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杨海燕老师、上海师大数理学院何声清副教授、上海师大附属浦东临港小学王先云校长、宁锋副校长等专家莅临指导。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陆超博士和浦东新区王港小学德育主任王冉老师共同主持。浦东新区王先云语文学科名师基地学员、浦东新区宁锋语文学科名师基地(临港)学员、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部分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见习基地老师以及UGS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会。

会议伊始,王先云校长致欢迎辞,对上海师范大学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依托高校资源,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01课题汇报,锚定研究方向

何声清代表课题组做了《促进学习的课堂即时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他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和“评价方式变革”的背景,从选题缘由、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计划、预期成果以及研究基础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何声清指出,本研究将结合浦东临港地区人才培养诉求以及学校特色,探索课堂即时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机理,凝练课堂及时性评价的操作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形成典型案例,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02专家点评,指引前行方向

在听取了开题报告和已有研究基础及规划后,与会专家对本次开题论证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郭长江对课题开展的优势给予认可,尤其肯定了课题目标对评价育人作用的关注,并结合当下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与课堂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与建议。

杨玉东对课题清晰的研究目标与内容表示肯定,他指出课题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以及大学与小学紧密合作的显著优势。同时,他针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后续开展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

杨海燕则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实用的思路与方法。

专家们纷纷表示,期待课题后续取得更多进展,并希望通过相关研究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03专题讲座,赋能教师成长

随后,针对一线老师在科研方面的困惑,郭长江做了《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专题讲座。郭处长以王昌龄的《从军行》切入,引出对语文课堂的探讨。围绕 “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科研” 这一核心问题,他从 “回到原点的思考”“真问题”“实研究”“多积累” 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一线教师应开展 “知行合一、教学研究一体”的课题研究。

在寻找研究问题方面,郭处长介绍了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三种方法。他指出,确定研究问题后,开展研究需要做好文献综述,积累过程性资料与数据,用数据验证假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持续积累,聚焦研究问题,分阶段深入探索实践,并积极融入团队力量。最后,郭处长以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为例,围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进行了系统总结。

讲座后,附属浦东临港小学瞿佳老师以及王先云小学语文名师基地学员洪娜老师就课题实践中的困惑与专家互动,郭处长逐一解析,并给予专业、细致的指导,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支持。

此次 UGS 联合实践研究报告会暨名师基地课题研讨会,通过深度探讨专家引领,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核心方向与方法路径。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一线教师对教育研究的认知,更构建了优质的专业成长平台。展望未来,在高校专家团队的持续指导下,附属浦东临港小学教师们将通过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更优质的教学赋能学生全面发展,携手谱写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