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助力附属闵行日新实验学校高品质发展,3月19日至2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郭长江带队,上海师大专家团队及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等共15位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日新实验学校进行综合指导。此次综合指导覆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7门学科,专家共听课40节,并在课后分学科进行教学研讨。
在调研中,专家们走进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等多个学科的课堂,以“推门听课”的方式零距离观察教学情况,深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运用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习惯。课后,专家们与各学科教研组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语文学科专家丁炜教授、于龙教授以及语文教研员老师们对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予以肯定。课堂上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专家们强调要更精准把握单元整体,优化评价方式,比如掌握不同年段词语理解的尺度,在语境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渗透文化自信等。
数学学科专家陆新生教授以及数学教研员老师们对五节数学课进行了细致点评。专家们赞扬每位执教老师风格独特、亮点频出。同时建议教师大胆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和活动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深入思考。此外,应将数学核心思想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学科教研员对三至五年级的英语课堂展开调研。他们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语言素养和课堂管理能力,尤其是单元整体设计规范、语言训练有序、教学结构合理。专家们还针对学习目标定位、任务适配性、活动推进和板书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依据学情设计更高效的教学策略。
体育学科教研员充分肯定了四位体育老师的综合素养。老师们依据新课标开展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趣味、信息技术运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准备充分。顾老师建议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分层教学,加强体能练习,以提升学生体质。
美术学科教研员对两位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构建和环节设计表示认可。“探寻青铜鼎”和“剪出来的动物”两节课,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和实践,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然学科教研员认为,两节自然课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教师注重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基本功扎实,观察敏锐。
音乐学科教研员肯定了音乐组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情境导入符合学生年段特点,教唱过程展现出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且教学内容重组贴合“双新”要求。
此次综合指导深入课堂一线,精细诊断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和信心。期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日新实验学校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怀揣教育初心,涵养专业匠心,砥砺奋进,笃行致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