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和上海师大基教集团陈兴冶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跨地域的经验共享与辐射,深化学科研究与教学实践,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学校的持续研究合作与专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3月15日,由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兴冶带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校长王斌华、上海市实验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王昌国、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化负责人李晓晓、松江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史传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信息科技教师刘文清、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办公室干事齐帅珂等一行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交流指导,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七星关区致公实验学校部分教师参加活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校长张雷陪同。
活动伊始,各位专家老师一同参观了校园,并亲身感受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设施与校园环境,对学校的整体教育风貌有了直观的认识。张雷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校园风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专家团就学校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给予针对性和建设性指导,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随后,“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和上海师大基教集团陈兴冶名师工作室团队就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史传锋以双新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为主题进行案例分享。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深入剖析在“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设计并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刘文清带来《智能体如何嵌入教育场景辅助教学》的分享。从智能体的概念出发,结合教育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智能体在辅助教学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操作方法,开拓了教师们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方面的新思路。
谢忠新带来《基于DeepSeek等大模型的中小学校人机协同教学》的专题讲座。深入解读了基于大模型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如何利用大模型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师们在教学中应用新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在互动环节,附属贵安实验学校、附属七星关区致公实验学校老师们积极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问。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一给予详细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通过这一环节,老师们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进一步深化了对相关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理解。
陈兴冶鼓励教师们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把所思所想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实践。他强调,教育工作者应永葆求知若渴的进取之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主动拥抱教育新理念、新技术,让课堂始终充满创新活力。希望附属贵安实验学校的教师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突破职业发展瓶颈,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全面提升跨学科整合能力与教育智慧。
张雷对本次交流活动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感谢“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和上海师大基教集团陈兴冶名师工作室团队所带来的经验分享,希望后续可以形成常态交流,助力附属贵安实验学校高质量发展。
集团交流,共享智慧。希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汲取本次交流活动的宝贵经验,以跨学科及智能体辅助教学为突破口,借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之力,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打造特色课程,努力成为区域教育创新标杆,为贵安新区的教育与科技事业添彩,绘就新区创新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