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挥好师范大学在建设教育强国中作为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的特殊枢纽作用,推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中奋勇争先,上海师大基教集团启动名师工作室项目。一学期以来,余党绪、黄岳辉、陈兴冶、张琦四位名师围绕着各自学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元的研修活动。学员通过观摩不同风格的课堂汲取灵感,在教学研讨中交流心得与技巧,实现共同成长。
余党绪名师工作室(高中语文)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在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余党绪老师的引领下,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余党绪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研讨、专题培训等一系列研修活动。工作室12名学员在余老师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携手共进,收获颇丰。
10月24日,在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开展的“聚焦学习活动,提升课堂质效”教研活动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徐新新老师执教《百年孤独》一课。徐老师采用“披图入文,带入文本”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循循善诱,通过联系学生日常经验,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表达,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12月22日、24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吴悦老师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儋州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执教语文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课。吴老师通过展示课程标准引发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考点的思考,搭建学习框架,总结归纳高频考点并预测出题方向,令附属学校语文组收获颇丰。
工作室聚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写作教学指导、整本书阅读指导等,组织多次专题性教学研讨。11月27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马卉嘉老师执教《说理立其诚——选必下第三单元写作任务指导》;12月3日,工作室主持人余党绪老师以《观念的对话与竞争——高考“断言类”思辨作文的分析》为题在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12月19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佳老师执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课》。
活动后,工作室学员围绕课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定位、教学资源选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评议,总结经验。通过这些课例的分析,学员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对教学中难点问题的解决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工作室通过主题报告、专业讲座等形式,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教法,分享教学经验,帮助学员们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学理念。10月24日,余党绪老师在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作了“思辨训练的六个切入口”的主题报告。他针对目前语文教育存在的浅思维问题,倡导提高语文教学的思维含量,主张语文教学应以提升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11月13日,余党绪老师为学员们作“我的教学探索和学术表达”微讲座。从思辨性阅读到整本书阅读,再到追求学理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余老师以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为例,希望各位学员由启而发,笃行致远。
2025年1月12日,工作室学员齐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聆听余党绪老师《高考思辨类作文命题类型及其分析路径》的专题讲座。余老师根据命题的客观历史与思维训练的实际需要,将高考思辨性作文命题分为事件类、现象类、隐喻类、断言类等四大类型,并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炼出了各种命题类型的分析路径。
工作室为学员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学员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在比赛中促进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2024年11月2至5日,在第十三届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楚老师在教学组织方面表现突出,荣获现场授课单项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盛澜老师在说课环节表现突出,受到专家一致好评。2024年11月,张盛澜老师荣获2024年浦东新区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黄岳辉名师工作室(高中英语)
新蕾初绽:新入职教师教学汇报展示活动
2024年10月15日上午,工作室成员初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见证了新入职教师张译丰、罗欣然、任玲的教学汇报展示,并进行评课研讨。三位老师呈现了三节各有特色的课堂,通过观摩与评课交流,工作室学员们收获颇丰,对未来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有了诸多思考。
数据织梦:数字课堂对话与分析研讨会
同日下午,工作室学员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从数据到证据——数字课堂的对话与分析”研讨会。会上,多位嘉宾分享了关于数据驱动教学、AI技术在课堂评价中的应用等前沿研究成果,并围绕课堂数据的运用、教师如何利用数据分析优化教学策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研讨会不仅让学员了解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搭建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
沪闽交融:与福建高中英语教研员交流研讨
10月22日下午,工作室成员与福建省高中英语教研员培训班学员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学科交流活动,闽沪两地教师围绕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有效促进了跨地域教育资源的共享。
新秀璀璨:“新秀教师在课堂”展示与论坛
12月18日下午,工作室学员来到西南位育中学北校区参加“新秀教师在课堂”——上海基础教育助力“新秀教师”教学展示与论坛(高中英语专场)。活动中,多位新秀教师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通过生动的课堂实例与论坛交流,为工作室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与灵感。至此,也为本学期的研修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陈兴冶名师工作室
(中小学信息技术)
2024年10月24日,陈兴冶名师工作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拉开了本学期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融合了学术讲座与文化参观,旨在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杨伊副教授带来了“科研论文写作技巧与日常训练”专题讲座,详细解析了论文写作的要点。随后,学员们参观了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领略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员们的专业素养,也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热爱。
11月14日,工作室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活动,重点围绕学员自我介绍、培养要求及工作室管理制度展开。陈兴冶老师详细阐述了“1+4”项发展任务要求,包括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完成单元设计等。此次活动为学员后续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任务要求,努力提升自我。
12月5日,工作室成员齐聚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共同参与“面向全体,智向未来”的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探索活动。学员们观摩了《监督学习》公开课,体验了监督学习在语音和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活动期间,陈兴冶老师特别强调了终身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鼓励青年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不断突破自我,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12月19日,工作室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成功举办,聚焦新时代德育工作与论文撰写指导。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孙红主任带来了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了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陈兴冶老师随后进行了论文撰写指导,从标题拟定到内容分析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此次活动有效加深了学员对学科德育重要性的理解,为他们在德育工作实践与学术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指导。
回顾本学期的系列研修活动,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在教育领域不断创新的热情。未来,相信工作室学员们会带着所学所悟,在信息科技教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不懈努力,让研修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张琦名师工作室(小学数学)
2024年11月7日,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张琦名师工作室开班仪式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举行。工作室主持人张琦老师、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章敏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学员、教育部“双名计划”张琦名师工作室学员等共同参与了工作室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工作室主持人张琦老师全面解读了研修目标与计划,从专业理论筑牢根基,到教学实践精研打磨,再到前沿课题深挖、课堂创新探索等,为学员勾勒出一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成长之路。
章敏老师以《践行“双新”理念 关注素养发展》为题,从“双新”切入帮助教师明晰课标、教材与课程关联。“双新”落地,需传承发展、深化课标探究教法,让学生学得更优;推进“双新”,要求教师理念革新,立足学生、依学科逻辑教学。
2024年11月13日,工作室研修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戚婕老师展示一节有趣生动的一年级数学课“加与减”。
工作室学员从板书设计、教学实施、操作活动等方面分享观课感受,张琦老师和林雁平老师两位专家从“评”与“联”的角度,对课程予以肯定,并给出宝贵建议。
林雁平老师围绕《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例解析》开展了精彩讲座,从理性分析等四个维度深入讲解,助力学员理解深度学习,明晰单元教学路径,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实用且可推广的模式。
2024年12月4日,工作室研修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松江科创实验学校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松江科创实验学校蔡雅蓉老师展示了一节四年级的几何概念课“线段、射线、直线”,并以《核心素养引领,信息技术助力》为主题分享了教学思路与创新,呈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高效运用。
朱伟老师为学员带来了《关注学习数据 转变学习方式》的主题讲座。他着重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趣味课堂,推动学生动态发展,并结合该课,讲解运用 “三个助手” 平台精准分析学情,助教师获取数据、调整策略,让在场教师收获颇丰。
2024年12月25日,工作室研修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沈叶丽老师展示了一节四年级几何板块的“角的度量”;上师大一附小四年级数学组以《量感筑基,据析启智》为主题,深度剖析多版教材,借助点阵笔技术,实施精准教学,随后工作室成员和张琦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评课。
尤文奕校长带来《留白创造式教学下拔尖人才的培育》讲座。他深入剖析留白创造式教学内涵、数学拔尖人才特征及该教学法作用,佐以案例,强调课堂留白、以生为本激发创新思维,加深教师理解,助力拔尖人才培育。
2025年1月8日,工作室研修活动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举行。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孔企平教授以《“双新” 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动态》为题做讲座,孔教授剖析了十六届小数会课堂案例,解读“双新”——新标、新教材下课堂教学方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主题结构化课程,推进素养导向课堂改革。
本学期,在张琦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工作室成员们全身心投入教研,齐心协力,不仅聆听了诸多专家的精彩讲座,并积极将所学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均获得了显著成长和丰硕收获。
上海师大基教集团名师工作室在2024学年第一学期的活动中,不仅展现了教育创新的活力,也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展望未来,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推动更多高质量的教育交流与研讨,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携手共创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