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教学研究与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上海师范大学对基础教育的指导作用,2024年12月2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的指导下,首次跨越上海、七星关、贵安三地的“云教研”活动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晓芳,上海市青浦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李雪峰以及上海师范大学“贵安—毕节”附属学校校长、教学管理人员、数学学科中心成员共同开展了一次跨越空间的云端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王健就本次云教研的意义发表重要讲话,并对今后的云教研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展望。他强调,云教研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便捷交流平台,助力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希望贵州附校一以贯之,充分发挥云教研在教育教学中的赋能作用,从而推动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
附属贵安实验学校的申漫漫老师根据学情和课标从教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进行全面阐述,在教学中以课标为引领,以现实情境为桥梁,引导学生完成本章知识体系的构建。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的周礼勇老师在分析本节课的目标及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该策略涵盖了本章知识结构导图的构建、知识点应用以及最后数学思想的渗透等多个方面,分步展开,系统构建。
上海市青浦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李雪峰、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校长王家荣、附属贵安实验学校校长张雷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点评。李雪峰强调,教师要对所教内容的科学性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行变式、递进、拓展的教学过程。王家荣指出,两个老师的设计思路清晰,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三点指导性建议,一是教学策略采用,二是课前准备分析,三是教学效果评价。张雷认为,教学设计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课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通过题目和练习提升能力,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培养。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有千秋,申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转化应用。周老师的课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李晓芳对本次云教研活动举办的新模式进行高度肯定,她表示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区学校间的交流,这一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习交流机会,使上海师大及其附校间优质资源得以共享,进而促进附校间取长补短,让大家在广阔的教育视野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师范大学及其附属学校间的深度合作,探索了教育教学的更多可能性。未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将在云教研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校际协作,创新教学方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