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基教集团童话教研共同体研修工作坊举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首次活动

发布者:网站助理员发布时间:2024-10-11浏览次数:10

       2024925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语文教研共同体项目暨童话教研共同体研修工作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首次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举行。为回应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科学童话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工作坊以“科学童话的文本解读与教学”作为学期主题展开活动,首次活动以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雾在哪里》为例,围绕科学童话的文本解读问题进行圆桌讨论。

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炜教授和李星辰博士在线上、线下共同主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詹丹教授受邀参与讨论并作讲座,附属青浦实验学校校长张葳、副校长宋青、工作坊副坊主王惠怡老师和赵烨老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语文教师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附属学校的其他教师、上海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也线上参与了活动。

活动首先请教师代表对本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并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难点和困惑。来自附属外国语小学的秦兴文老师、金兰老师、闫立敏老师、任婕老师以及来自附属青浦实验学校的陈米雪老师、陈书欣老师、杨静老师先后从多个角度对《雾在哪里》进行了精彩的文本解读,并提出诸如在科学童话教学中如何平衡科学性和文学性,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有限的生活经验理解文本以及如何对这篇作品的结构与语言细节进行解读等具体问题。

随后,詹丹教授在讲座的展开中对老师们的分享和提问进行了回应和解答。詹丹教授首先对多位教师提到的单元教学问题进行了回应,指出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虽然都是关于自然的想象,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三篇课文中“想象”的性质和主题则差异很大,由此提示教师们在单元教学的设计中应当作明确的区分。其次,詹丹教授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为例,系统地介绍了童话的分类,对科学童话的文体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并梳理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童话”篇目。不少老师在交流时将《我是什么》和《雾在哪里》两篇课文进行对比,詹丹教授提示要注意对其文体类型进行区别,《我是什么》是科学小品,而《雾在哪里》是科学童话。接着,詹丹教授结合《小蜗牛》、《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篇目,从角色的定位、情节的翻转、描写的视角三个方面,带领大家了解科学童话的解读路径,进而从一与多的关系、静与动的关系、主与客的关系、质与量的关系四个角度深入地分析、解读童话。最后,詹丹教授强调,在科学童话的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性同文学性的协调,最终可以在哲学的层面实现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汇合与平衡。

接着,线上、线下的教师和学生们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与詹丹教授继续探讨了包括科学童话的辅助教学手段、学生直接经验的有限性与教学接受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在活动尾声,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邝颖同学分享了她从讲座中获得的启发,李星辰博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总结。

此次活动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校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搭建了交流平台,深化了教研共同体成员对科学童话及其文本解读路径方法的理解,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也将助力小学语文教师与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以更具专业性、更富启发性的方式教授童话,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