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创夏令营“贯木拱桥” 顺利结营

发布者:网站助理员发布时间:2024-08-06浏览次数:10

722-2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主办,基础教育处指导的上海师范大学2024年工程科创实践研修班“贯木拱桥”在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顺利结营。本次夏令营内容包括科研讲座、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贯木拱桥)三个部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45名学员体验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课程与实践活动。

本期工程科创实践研修班旨在深化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发挥师范类高校的科学教育专业优势,助力附属学校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学员搭建实践平台,营造科创氛围,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兴趣,提升学员的工程科创的认知力、理解力、构思力和实践力。

科研讲座

在科研讲座环节,研修班的导师团队注重从多方面对科学教育课程进行搭建,深度推进科技探索与传统文化、人民城市等热点主题相融合,坚持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全面激发学员们的科创兴趣

曾是惊鸿照影来——木构建筑的前生今世

722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罗晶博士在古诗词中展开了探索木构建筑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讲座,学员们也在人文与科技的交互中加深了对工程科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的认识。罗老师从“为什么选择木结构”“传统木结构的交响与未来”“山堂之望”“建筑与我们”四个部分,讲述了自己对木结构的认识、研究和思考,并探索了木构建筑、艺术、诗歌的关系,为同学们展现了观察建筑的全新的视角;同时,罗老师对福建屏南万安桥的重建设计案例进行解析,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与传统木构的距离。

从石灰石到摩天大楼——水泥混凝土的传奇旅程

723日上午,由建筑工程学院刘嘉涵博士向同学们讲述了从石灰石到摩天大楼的“传奇故事”。讲座伊始,刘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当前建筑材料的不同来源与其蕴藏的元素,随后,刘老师比较了东西方古代建筑的不同,通过分析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顶结构,切入了混凝土的发展史。最后,刘老师阐述了现代混凝土的制造流程和摩天大楼的建造过程,并回答了混凝土对于其它建造材料上的优势。学员们跟随刘老师的精彩讲述,置身其中,初步认识了身边摩天大楼的建造秘密。

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传统草木染设计

724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朱宇菲博士带来了《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传统草木染设计》的特色讲座。本次讲座是之后草木染实践活动的前奏,朱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草木染的历史、基本材料和染色方法。朱老师提到,自然草木天性淡然,染出的颜色浅淡、柔和,并散发着草木的清香之气,与中国传统服饰最般配,也与中国人骨子里谦卑的品行、崇尚素雅的倾向相适应,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智慧和浪漫。

你会演讲吗

725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邱乙哲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你会演讲吗》。在讲座中,邱老师用例子帮助同学们感受转折开头的秒处,同时又带来演讲技巧:比喻,转折,如何引起共鸣等。此外,邱老师还强调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用一个简单的拍桌子互动游戏让同学们明白了不要“想当然”。讲座最后,邱老师还给了学员们几个放松的小技巧:“憋气法” “寻找善意面孔” “大声说话”等。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如何构建演讲,抓住主题以及演讲的技巧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后面的成果展示环节充满信心。

特色实践活动

为推进学员从对基础理念的理解到简单应用的转化,本期研修班在每期科研讲座之后安排了特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员们对工程科创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小虹桥

罗晶老师在课程《曾是惊鸿照影来——木构建筑的前生今世》之后,指导学员们搭建“小小虹桥”,体验“小小桥梁工程师”,进一步理解木构建筑的奥秘。搭建过程中,同学们或聚精会神测量尺寸、或耐心细致打磨材料、或小心翼翼粘合部件,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他们的热爱与专注。本次实践活动是项目式学习(贯木拱桥)的前奏,学员们也从其中建立了对本期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概念。

工程材料

刘嘉涵老师在带领学员们认识了混凝土之后,指导学员们自制混凝土。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称量了石灰与沙砾,并按比例加水混合搅拌,在桶中形成了水泥浆。同学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磨具,并将水泥灌入磨具后铲平,于通风处晾晒,等候水泥成型。通过本次制作,学员们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也获得了对工程实践知识的初步了解。

草木染

学员们在朱宇菲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尝试了不同的扎染技巧。他们使用白色方巾、扎染染料、麻绳等材料,通过扎结和染色,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当孩子们展开自己的作品时,精美的图案让他们惊叹不已。这次活动不仅让学员们体验了传统草木染工艺,还让他们了解了植物染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深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项目式学习(贯木拱桥)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拱桥因地而异、形式丰富,但部分木拱桥或因年久失修、或因大火焚毁,其保护和重建工作刻不容缓。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对“贯木拱”模型结构进行实体搭建,通过承重荷载试验、搭建结构评估等检验方式,帮助学员们理解贯木拱营造技艺的“巧夺天工”,提高自身动手实践的自信心。同时,本期项目学习增加外部设计环节,分别赋予四个组别的学员们四个主题:汴京梦华、工业革命、浙闽山村和摩登都市,支持学员们通过手工营造整体布局,推进“贯木拱”模型与主题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学员们工程思维和设计美学能力。

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调动自身创造热情,分工明确;同时,各小组间也相互交流制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经历了54夜的制作之后,各小组均完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贯木拱桥模型。本期项目式学习为学员们创造了从纸面解题到实物探索的条件,帮助学员们完成了从“知识输入”到“科创输出”的跨越,同时引导同学们将科学兴趣进一步转向为科学志趣。

各小组项目作品展示:

颁奖典礼暨结营仪式

726日下午,工程科创研修班“贯木拱桥”颁奖典礼暨结营仪式于建筑工程学院210会议室举行。在会上,学员代表分别就各组作品进行了精彩汇报,指导老师和助教老师们分别从模型的完成度、稳定性与美观度等各方面对各小组制作的模型进行了点评,同时结合各小组模型的特色、展示效果进行评分,最终分别为四个小组颁发了“最佳成果奖”、“最佳技术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设计奖”。

仪式最后,建筑工程学院产教融合中心主任蔡泖华对本次研修班进行总结致辞。他高度赞扬了学员们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的精神,肯定了指导老师和助教老师对本期研修班的辛苦付出。

至此,上海师范大学2024年工程科创夏令营“贯木拱桥”圆满落下了帷幕,活动期间的实时照片浏览量超过了15万次。本期工程科创研修班是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学生们量身定制的STEM课程,旨在促进工程科创大中小一体化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探索学科融合应用。研修班以“匠心精神”铸教育之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推动学科知识融合的征途上持续探索,勇于创新,精心构筑广大学子们的“科创之桥”,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学子们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