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开展生态校园建设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学校的生态校园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师道教育特色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次活动中,学校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曹建国教授进行相关指导,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科教研组长及相关学科教师代表参与研讨。在研讨会之前,曹教授参观学校,了解了校园环境。
研讨会上,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长江首先介绍了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并提出基于美丽校园环境为课堂,围绕生态文明,结合师道特色,开展实践取向、活动取向、项目化驱动的校园场域中具有实践取向的生态文明特色课程的开发。
随后,各学科教研组长介绍了生态校园相关内容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中融合的初步探索。
生物学教研组长曾平老师表示,一方面从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理念,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另一方面立足师道教育特色选修课程的教学,结合生态文明主题,开展生态课堂的探索。例如,在剧建芳老师指导的生物学竞赛课程中,开展辨识校园植物及器官的活动。在曾平老师指导的师道特色选修课中,开展一系列的生态主题的探究活动,包括校园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校园植物的叶脉书签的制作及叶脉艺术品创作,校园土壤动物的采集与鉴定,校园水系中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等。
化学教研组长朱逸莉老师指出,一是环境理念深入课堂,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态主题教育;二是开展生态主题的探究活动,例如叶脉书签的制作,采集校园食堂生活污水为样品,运用电解法开展生活污水的电解法处理的探究实验等。同时,顾慧老师提出创设水培实验室、利用上海师大实验室资源与平台等。
地理教研组长刘海燕老师表示,学科教师重点关注国家课程的教学与校园环境资源的深度融合。例如,地理有植被主题,学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时候,以校园主干道两排的香樟树为例;解释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时候,以金沙路两边的梧桐树为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植被四季的变化;并且还利用校园资源开展热力实验等。同时希望校内能建设一个气象监测点,让学生动手监测风向,湿度,温度,气压等。
在各个学科教师汇报生态校园建设方面的相关探索之后,曹教授进行科学、合理、建设性地指导。他指出学校环境优美,树种丰富,有小树林、河道等资源,为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强调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数,更要关注育人,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利用环境育人是非常好的设想。曹教授建议,校园的环境建设时,不要忽略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建设,因为植物也能代表和体现一种文化。建议在校内适当种植一些桃树、李树,寓意桃李芬芳,凸显师道教育特色文化场域。关于科创项目的开发,曹教授建议从两个思路着手,开展生物学、地理、化学等学科的单一学科的科创项目开发,朝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力。
最后,郭长江表示学校会大力支持生态校园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生态环境的育人价值。
上海师大将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培育等方面给予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更多指导、更大支持。希望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教师锐意进取,不断深入开展实践取向的探索,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校园的建设,提升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